《俏郎中》

  俏郎中

  (一)

  霍筠,是江湖医生的小儿子。他家三兄弟,老大和老二都很努力的跟父亲学医,父亲高兴的时候,也顺便教他们一些江湖上骗人骗财的小技俩。只有霍筠,生得清秀丰姿,颖慧不凡,父亲行走江湖那三两道板斧,一早他就了然于胸。不止如此,难得的是他从小就很喜欢读书,有志于仕途。

    有一次,父亲要他帮忙作“媒”行骗,他不屑于干,一口拒绝了。父亲因为他违抗家教,十分愤怒,把他捆绑在一棵槐树上,要严厉的惩罚他。

    有一个老学究正好经过,看见此情此景,吃惊的问道∶“他究竟干了什么坏事,要这样厉害的惩罚他呢?”

    霍筠的父亲就向老学究数说着他只顾读书、不愿做事的种种因由。老学究听了,连忙开解说∶“我还以为他干了什么忤逆不孝的事,违背了做孝子的本份,原来不过是为了读书,这可是一件大好事,应当加以鼓励才对。”

    霍筠的父亲说∶“不继承祖宗基业,难道还是孝子吗?”

    老学究说∶“当大将、宰相的,难道都是祖宗一代代的传下来的吗?”说得霍筠的父亲也不觉失笑了起来。

    老学究问霍筠∶“你喜欢读什么书?”

    霍筠说∶“时下流行的科举文章而已。”

    “能够理解和自己写文章吗?”

    霍筠回答说∶“能够。”

    老学究说∶“既然如此,那你一定存有些习作文稿,何不拿出来,让老夫我开开眼界呢?”

    霍筠便奉上一些平时的习作,老学究细心看完后,惊讶赞叹说∶“真是高手呀!有魄力,有创意!决不是眼下那群拾人牙慧之辈所能写得出来的。长久这样坚持下去,将来博取青紫高官,一定是易如反掌。赶快不要再压制逼迫他了,助他成其大志吧。”

    霍筠的父亲本来就是市井俗人,听到老学究如此的称赞霍筠,心里也是暗自的高兴,以后也就不再禁止霍筠读书,霍筠从此文章更加精进,于是成了一个书癖。每天手捧一本书,行走站立都不停地读,然而,他两次的参加了童子试都未中。十六岁的时候,他的父亲安排要为他娶媳妇了。

    霍筠心有不甘,索性发下誓言∶“我霍筠如果不取到功名,我就终身的不娶妻子。而且,书中都说美女是螓首蛾眉,倾城倾国,我倒还没有见到这么漂亮的美女。如果我遇不到这样的美女,我宁可独身不娶,一直到死。”

    父母也拿他没有办法,他的父亲渐渐的讨厌起他来,悔恨的说∶“这都是被过去那老学究一句话所误,好好一个孩子变得现在这样迂腐!我老了,岂能让老大,老二也跟着的受他连累呢!”于是便分了田地家产,让三个儿子各立门户。

    不久,父母相继去世,老大、老二天天出去行医,日子过得颇为富足。唯独霍筠生计穷拙,越来越狼狈,跟了他多年的老仆劝告他说∶“小郎不要再读这种死书了吧!你看老大、老二,天天轻裘肥马,不花一分气力,钱就如流水似的进了家门。小郎不如还是重操旧业,常向老大、老二求教学习,不要几个月,也就可以出马行医了。何必日夜苦读,白白吃苦呢?”

    霍筠说∶“他们看病有什么真才实学,能够起死回生吗?只不过是以人命为睹注罢了,他们良心何在?你竟要我仿效他们,还说什么向他们求教学习?就是学到像他们一样,也不过是有一点田地屋舍,有什么可取?你等着看吧,我要求得大功名和大富贵给你看看。”

    老仆叹息说∶“我何尝不也这样想?只恐我行将就木,不能见到你荣华富贵的日子了。”小仆在一旁听得“嗤”的一声笑了起来,反而是那老仆怏怏不乐的退了下去。

    霍筠有点自怨自叹的说∶“我认为是美德的东西,反倒遭奴仆之辈的嘲笑,这大概就是改变事物容易,改变一个人困难吧!(格物易,化人难)”

    不久,又逢到科举考期,霍筠整理行装,再赴征途。这次是到通州去赶考,一辆马车,一个小书僮,由老仆驾车。那马是匹劣马,而他们出发的时间又太迟了,刚走出了二十来里的路,天色就已经暗下来了。他们难以再行,又找不到投宿的旅店。大家正在发愁,忽然看见林中出现灯光,由远而近,渐渐到了眼前,原来是一个老翁,奔走得气喘吁吁。

    老仆拦住他问道∶“这里有人家可以借宿吗?”

    老翁说∶“我们正有急事,哪有空闲和你聊天。”

    书僮说∶“是什么事,这样急急忙忙的呢?”

    老翁一边跑一边应声说∶“家里有人生病,去找医生!”

    霍筠在车中听见,便伸头到车外说∶“我就是医术大国手,你又何必到别处寻找呢?”

    老翁回头停步间∶“你不是诳骗我吧?”

    霍筠说∶“你求医无路,仓卒危急,我岂敢说谎话?”

    老翁说∶“那么你年纪多大了?假如已经老了,也是不行的。”

    老仆说∶“我家郎君才二十岁,尚未娶妻成家,你说这算是老吗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