姑妄言(72)

 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①瞿昙──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姓瞿昙,后世即以瞿昙作为释迦牟尼佛的代称。

  ②跏趺──音jiā-fū加夫,是结跏趺坐的简称,为佛教徒的一种坐法,又分两种:一种叫“降魔坐”,先以右趾压左股,后以左趾压右股,是禅宗的坐法;另一种叫“吉祥坐”,先以左趾压右股,后以右趾压左股,使二脚掌仰放在二股上,相传是如来佛成道时的坐法。

  ③浮屠──也作浮图、佛图,梵语译音,即塔。

  云安坡俗呼云南坡。高万仞,极其险峻。至岭西道阔仅数尺,如一线相连,止可一骑独行。稍一失足,则人马俱坠,如转圆石于仞之山矣。仰视诸峰,皆逼霄汉,诸蛮多聚族而居,山半耕凿。其坡险仄迢递,将及巅,名龙摆尾者,险绝难行。凡六十丈,又最上为江沧口始陟顶。此外断崖成径,峻滑不可支足。过一小庵,又西上为避阴坡。凡此三险,总曰云安坡。又三十五里至大坡,十里娥嫏坡,此二坡亦高而长。又十里至亦资孔。“亦资孔”者,夷语也,有驿在焉。其地名有革纳、撒麻、蛾螂、鲁尼、多罗、矣纳①者,察皆苗中乡谈。其铺家之妇当垆招客,其为桑间濮上亦犹黄丝铺也。

 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①原文无标点,此处地名为苗语译音,断句确否存疑。

  又四十里上坡,乃入滇境。左右有两坊,一曰“滇南胜境”,一曰“彩彻云衢”,平夷所则云南境中矣。自楚至镇远,则黔省已在最高处。又从黔省至滇南,所过万山皆拾级而上。间有下坡,然较之上坡,十不及二三。及至此望贵州,如在釜底。向之所历诸峰参天蔽日者,皆俯而视之,则滇之高不待言矣。

  过平夷所,南渡两重石桥,道旁有清溪洞。深十余里,诸景与碧云相类,大抵洞者,皆洪水趋泄之门路也。其中景胜,凡洞俱有,皆大同小异。出清溪后户即紫泉洞,亦幽深可爱,游者不倦。过扬威哨,皆如中原坦道,两山繁林木矣。又多鹦鹉诸禽,鸣声上下,颇倾客耳。山多鹧鸪,“行不得也哥哥”六字绝分明,不似他鸟言须以意会,望之如家鸡然。

  平夷所西北百十里为交水,乃往乌撒必由之道。交水两水相交,平畴万顷,民物丰厚,恍如江南风景。

  去曲靖府三十里,马隆州有义象冢。天启二年,水西安氏叛,抚军调陶土司御之。陶有一象,日将暮,伏山涧中,鼻吸泥水数斛,突出咆哮跳跃,鼻喷泥水,直抵贼垒,寇皆惊骇。复以鼻卷一贼,掷空坠死。乘机逐北,遂获大捷。及晓收师,象中毒弩而毙。土人德之,葬于南山,春秋祭扫不绝。

  木密关即木密所也,有小关索岭。上有武侯及关索词,祠前铜马一,乃唐时物也。古柏参天,俱大数抱。道旁有碑云:“武侯平蛮会盟于此”。按史,丞相亮盟南人于木密,即此也。

  易隆驿去城十里,有温泉可澡。

  大鼎山有海潮寺,寺颇清幽。多竹木,面海子,阔数十里,周百余里,隔岸即嵩明州。去寺半里,道旁有毒泉,碣云:“此系毒水,饮者伤生。”

  杨林所属嵩明州,出东关五十五里,即杨升庵题诗处也。

  板桥驿出西关三十五里,历鹧鸪哨,度石梁,而至归化寺,去滇城只五里矣。登金马山俯瞰城中,烟火万家,楼阁参差,双目顿爽。

  沐国公同巡抚率领文武众官迎接至此,簇拥进城,送侯捷到公馆住下。宣读了采买马匹之旨,巡抚行下各府,立限送验。送下程请接风,俱不用细说。

  侯捷闲暇游览滇城诸景,会城内有三山,五华其一也,上有武侯祠。螺峰在城东北隅,倚山建圆通寺。颇多亭榭,名人题句甚多,俱刻岩石。松楸颇盛,四时绿阴交覆,白云弥漫,差足游览。夏桂洲有五言律一首镌崖石上,其辞曰:古寺翠崖阴,危亭绝顶临。

  鹤巢松有梦,云山岫无心。

  仄径攀萝上,丛台刻竹吟。

  南蛮秋日螟,哀响合猿音。

  后书:“正德十三年秋七月五日,广信夏言题。”

  崖畔有一洞甚深,洞门外有一潭。洞中一石,上有股印,俗传云系红孩儿洞,石上乃红孩儿所坐之迹也。

  城南四十里即太华山,高峻凌虚,下临昆池。

  城西三十里即碧鸡山,相传汉时有凤仪此,所以王褒持节来祀也。

  城北蛇山,直出云表,如列屏翰。

  金马碧鸡坊在南关外,东曰金马,西曰碧鸡。乃百货汇聚,人烟辏集之所也,富庶有江浙风。

  金马坊之东数里,有大白塔。下有四门,讹传孔明斩孟获头藏于内,此不见经传之言也。然至今猓猡不敢自门内行走,云过则头痛,亦一异事也。

  东郭有金牛寺,寺外八角亭中有铜牛一,重将万斤,以镇水怪。盖此地缘溪,每春夏霪雨,东北万山之水奔流如驶,往往冲圮(音pǐ匹)民居,故范牛以镇,而水患稍减矣。

  铜瓦殿会城东十余里金马山西北麓,乃真武殿。仿武当殿,三楹尽范铜为之,而饰以黄金。春月游人毕集。

  昆明池方数百里,跨昆阳、安宁、晋宁三州郡。水如倒流,故曰滇水无泄处,或曰由西北流入金沙江以趋蜀。

  侯捷闻安宁州温泉有杨升庵,题曰“天下第一汤”。传云此水甲于诸泉,称三绝:第一无硫磺气;二则身有垢,不假浣濯,入水俱浮;三有疥癣者,一澡即痊。往浴之,果如其言。

  夜观北斗,讶其甚低。考北京北极出地四十五度,江南北极出地三十二度,云南北极出地二十四度,则北斗之低也真矣。地高则风劲,故曰“贵州无日不雨,云南无日不风”。风多扬沙拔木,然风每从西南来,未解其故。

  侯捷在滇中收足马匹,也差人先送进京。然后收拾起程,有司官皆各有厚赠。他先路过贵州时,已经宣过上谕采办马匹。及他回到贵州,马已齐集省城。他挑选了一番,足了数,也差官押送起身。一路上又收了许多赆仪。

  到了镇远,他一来下水图快,二来要赏玩水路的景致,遂坐了[舟秋]船到辰州,又换辰船到常德。一路见了些险恶滩洞,而饿鬼洞滩水尤大险恶。浪与舟相触,滚滚直入艎中。多方掩拒,衣被鲜不淋漓。恶滩更恶之甚者,滩长里许,浪大而石险,舟行稍不戒,辄破碎沦溺。其大王滩、二王滩、三王滩亦险,而大王滩尤甚。在滩上视前船埋巨浪中,只露桅杪;及下滩回顾后船,如在山巅。虽舟迅如矢可喜,然亦可怖。

  由平溪行,江右一带石质如叠雪,每石不下几千层。方如书秩,高高下下,状若充栋。沿江不一而足,俗名其地曰“千卷书”。

  辰溪县左岸西有巨室,外貌雄浑而虚其中,名曰钟鼓洞。洞中有藏书室,相传穆天子藏书处。楠木洞稍前绝壁之上,石缝中有船,长可八尺许,俗称仙人所留沈香船也。

  常德倒水岩仙蜕石,石皆壁立,水滨逶迤高广,上凿石窦者十,下临绝壑。内一窦中藏木櫘(音huì汇)五,旧传为沉香棺。土人云,水涨时,健儿引絙而上。棺朽,遗蜕尚存。舟人戏以竿撩之,雷辄怒击,亦未知何代所留。

  善卷山,尧时善卷①让位,避居此山。今孤峰绝顶有善卷先生古坛,枉渚有善卷先生钓湾,其村亦曰善卷村。山容耸秀,曲渚依流,令人有出尘之想。沅江至此如一砥柱,过此则百里平畴,直趋洞庭矣。

 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①善卷──传说中上古的一个贤人。《庄子?让王》中说:“舜以天下让善卷。善卷曰:”余立于宇宙之中,冬日衣皮毛,夏日衣葛絺,……日出而作,日入而息,逍遥于天地之间,而心意自得。‘“

  洞庭湖白泥窖长十余里,湖水浅不及尺。舟行须水尺五,不得已,荡舟胶泥中。螺蚌碎石与艎板相轧声,刺刺不休。适以风猛甚,瞬息而过。舟人以为此乃神窖,非风不行。数里之地,水涸时,人力推挽,行一二日者有之。篙头皆缀横木,形如卜字,其锐者一入胶泥不能复出。过此为楠木窖洞庭夹。未至夹数里,四天阴霾,舟行黑风浊浪中。舟子惊相耳语,剪牲焚楮,色甚匆遽。初不解其故,少顷,见神木直逼舟旁,不及一丈而返。遥望课船,遇之船破,赖贾筏得救。舟子色稍定,乃曰:“此楠木神,每遇暴风昼晦,辄出游湖中。”神首色沉绿如螺髻,往来于神木窖之前后左右,终古如斯,故称神木。

  岳州城门左侧有铁牛一,蹲踞西望而张其口,若有吞湖之意。想亦五行克制之理,与滇省铜牛制水之义同。门外砂碛中置铁钮五,其一较小,不知起于何代,亦竟不知何用。

  新堤为鱼米积聚之地,沿江庐舍绵亘十五里,有小江通沙湖。上下洪湖及沔阳、仙桃、荆州、安陆诸处,商贾云集,井陌成行,有丰亨之象。

  汉口南数里,则汉阳府治,东渡江即武昌省城。十里之内置郡者二,盖上当滇、黔、秦、蜀之冲,下控左右两江之要,故特于此严锁钥焉。

  商城,古高阳氏封子庭坚于此。汉成帝绥和元年,封殷后孔佶为绍嘉侯,故曰商丘,楚相孙叔敖①埋蛇之地也。

 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①孙叔敖──春秋时代楚国的令尹,曾开凿芍陂,灌溉土地万倾。传说他三次出任令尹而不喜,三次去职而不悔。

  田家镇有吴甘兴霸庙,地有神鸦,往来江上。帆樯过此,不拘饼饵粒食,撒空饲之,群鸦飞舞接食,百无一坠。食毕,间有集舟樯之杪送出庙境,俗谓将军遗使送客。其声哑哑类慈鸟,上下三十里皆有之,亦一奇也。

  二十里过富池,百一十里到九江。过泾江口镇,俗云鳟鱼嘴。土人言此地每岁有猪婆龙①为害,天寒水涸,辄崩岸坏屋庐,今旧岸已在大江心。泊舟者油物煎熬,龙即出,舟人切戒之。夏月则不避也。

 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①猪婆龙──又名鼍(音tuó鸵)龙,即扬子江鳄鱼,体长六尺至一丈余,四足,背及尾有鳞甲。

  自此以往,经安庆、芜湖、采石抵南京上新河,沿途无可纪录,直怒帆张风长江顺流直下而已。

  侯捷从北京起身,历河南、陕西到四川,又自四川至湖广,走贵州上云南,把六省所见所闻的景致说给宦萼听。宦萼听得比每常叫人念鼓儿词还觉有味,所以总不肯放。饮酒毕,大家到晚安歇。

  次日,戏筵款待,约了贾文物、童自大相陪。又次日,侯捷要行,宦萼、侯氏要留他多住几日。侯捷说:“奉命限期只许一年,今已将满,不敢耽延。”他夫妻见说有日限,也不便强留。贾文物、童自大来拜,贾文物觌(音dí狄)面专请,侯捷也力辞,只在匆忙中一一答拜,就要动身。宦萼吩咐家人厨役往浦口去备宴饯行,亲自送过了江,雇了头口,又陪他住了一宿。次早,侯捷即回京复命去了。